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上中-复旦导师制计划”系列报道之一(2018.02.25)

2018-08-24

庸言与新语——关于现代语文的生成和发展

2018年2月25日晚18时30分,我们有幸聆听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段怀清老师带来的报告《庸言与新语——关于现代语文的生成和发展》。

首先,段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梁启超先生晚年游历欧洲,见一战结束后的无序、停顿、萧条的疮痍,重新评估反思汉语中文的文学之美的事迹。接着,段老师释题,庸言即日常的、不变的语言,而新语恰为日常生活之外的描述,稳定与反叛之间常有博弈。段老师以古时启蒙学《百家姓》《三字经》而今小学语文第一课名《秋天》作比较,分析出古代教育家关注家族、血缘而现代看重个体与自然的关系,引出古代语文与现代语文各自的特点。古代用字简洁、核心价值观清晰;现代语文变化快,注重内在多样性。古代语文演变为现代语文,如胡适言“重新评估一切”,也如鲁迅之“异路”,但它们并非割裂的,现在语文是古代语文结构内部生成的互视互观平等存在的异己。

然后,段老师开始讲述传统语文革命性变化的历程。最初是英国人借出版翻译自然科学传教,而后又有太平天国给江南带来巨大影响,近代上海教会学校经改变的教育内容亦有贡献。1905年科举制被推翻,1911年废止帝制是中国传统语文在制度上的解体。

颇有意思的是,胡适先生提出的现代文化纲领思路16字重提传统文化价值,近年我国又掀儿童习背《三字经》《弟子规》热,然而“三家分晋后再无晋”,现代语文不会回去。

最后,段老师仍以梁启超先生反观传统汉语中文作结,指出这是王国维先生之第三境界“蓦然回首”,而非浅薄的怀旧或保守。

在提问环节,段老师为我们解答“世界范围内传统与现代语文的统一性比较”“文以载道”“感恩”三个问题,使我们满载收获,既有转换视角的眼前一亮,又有反思自身的提点。

感谢段老师的报告!

中国疆域形成的历史地理基础与政治中心的转移

2月25日,来自复旦大学的张晓虹教授为同学们带来讲座,让历史地理,这样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第一次进入同学们的视野。

首先张晓虹教授简单地介绍了历史地理这门学科,并提供了几本参考书目。其中最著名的是两院院士谭其骧院士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巧合的是今天正好是其诞辰107周年,应是同学们与历史地理的一种缘分。

随后张教授就四个方面进行授课:一、中华文明形成的地理背景,其中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线,其与400mm等降水线、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十分相似,由于汉族认为种植业十分重要,主要占领这些地带,从中国历史疆域上河西走廊常常在其中,作为典型的灌溉农业区便可以看出。

二、华夏文化不断形成,常听说的三种猿人:元谋、蓝田、北京猿人中,被认为是中国现代人类起源的是北京猿人,但是近代分子人类学则认为人类起源是10万年前从非洲走出的早期智人,考古学与生物学至今仍难以定论。历史学家反对将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一一对应,因为文献具有神话色彩,在考古发现中,早期华夏的遗址是遍布全国的,而当城墙遗址被发现,那么说明早起国家已经形成。夏商周三代的构建历史学家有自己的理论,于是有许多学者认为夏还未找到国都,只是构建出的,并未有灾证。方国联盟到分封制使国家数量变化情况十分丰富。

三、现代中国疆域的底定。随着国家想要扩张的欲望增强,中国疆域也逐渐成形。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316年永嘉南渡,755年安史之乱,1126年靖康之难,人口南移使得南方从此以后稳居中国经济龙头。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I中国史前人类与上古王权的兴起(远古至商中叶)II青铜时代:渚夏文化的形成(脱商至475BC)III轴心与后古典时代(475BC-180AD)IV中石:从中原板荡到天下升平(180AD-755AD)V唐宋转型与宋元明转折(755AD-1550AD)VI晚期中华帝国的繁荣与衰落。

第四点由于时间原因并未展开,但对于历史地理同学们已有大致了解,第四块有关中国政治中心转移也留待下节课讨论。

文化与我们的时代

“当人们使用文化一词时,显然早就熟悉其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虽然我们曾相信领会了它,现在却茫然失措了。”鲁绍臣教授以此为开场白,为同学们带来了复旦计划系列微课程哲学方向第一课。

教授先为同学们介绍了文化的类型学。从古至今,文化都在不断被归类,归类标准各不相同,但都说明了一件事——文化差异。

鲁教授告诉我们,文化并不是远去的回忆,它直到今天都在影响甚至主导着我们的行为。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西方是个很难理解的概念,但却被中国的古人奉为箴言。文化在传承,但也在改变。鲁教授将其总结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形成文化自信时,也要形成反思性的文化自觉。

何谓文化?人类学家认为,文化指特定民族的生活方式。一旦这种稳定的生活方式被打破,如在革命和社会巨变时期,人们内心便会彷徨不安。王国维老先生投湖自尽,在陈寅格口中,便是文化碰撞的结果。鲁教授认为文化间的差别之大远大于表面所见。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谈“平等”,与西方不同,中国的“平等”基于差异上的。文化差别甚至影响了自然科学发展的方式。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反映的价值观,直接导致了日心说的提出。随后教授为我们介绍了马克思视野中的文化:它是一种生产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或交往方式。中国激荡三十年翻天覆地的变迁,与生产方式和交往关系的改变不可分割。

“完全放弃文化的人便是野人”,鲁教授以此作结。在这节课中,同学们了解了文化的基本概念与特点。期待后续更加精彩的课程!

历史系列微电影

本学期第一次的复旦计划微课程中,戴鞍钢教授就近代上海的历史进程这一主题进行了引言与对开埠前的上海的介绍。戴教授澄清了多数人对上海的一大误解:过去的上海并非小渔村,而是一个有一定重要性的港口,给同学们带来了新的见解。戴教授就“青龙镇与十六铺”“沙船与上海”“上海与苏州”以及“上海与广州”为我们详实地描述了上海开埠前的历史地位:南北海船中介的港口,在清政府眼中不及苏州,但却是欧洲人眼中早已相中的一块地。在涵盖了清政府政策、殖民扩张主义、地理位置以及与周边城市的比较等多方面的课程内容中,同学们不仅对教授所述内容有了了解,还就如何从更广的范围来看待历史有了更深刻的领会。

政治系列微课

2018年2月25日晚18:30,复旦导师制计划高二第二学期文科课程中的政治微课程第一讲如期在新工程楼二楼展开。

熊易寒教授先从《政治学原理》一书讲起,阐述了我们接下来的六节课将要学习的政治学究竟是什么。《政治学原理》中指出:我们关注政治现象背后的因果规律和机制,不是政治的意识形态,更不是权术。

然后在熊教授在板块一中阐述政治现象及其特征属性,强调了政治现象中的集体行动与解决分歧的政治作用。板块二则辨析了政治学中两大块: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前者探讨应该如何与价值取向,后者研究是什么与事实取向。龙门学子都十分认真地听讲,在讲座结束时给予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