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关键技术与创新教育
3月11日晚,张文强教授来到管家婆正版管家婆今天的化学阶梯教室做讲座,讲座主题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关键技术与创新教育”。
讲座之初,张教授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迁讲起,风趣地引入了整节讲座。他谈到张亚勤提出的观点:“互联网的物理化”,由此类比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在剖析“人工智能”这一复杂的概念时,他从脍炙人口的AlphaGo说起,一层层地为我们揭开AI神秘的面纱。
张教授指出,2018年比2017年更是AI的时代,他枚举了中国在AI方面拥有的诸多优势,并强调AI在中国已经有了长远的发展和应用。从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到认知智能的跨度,在演讲者由浅至深的引导下得到了逐一的分析。
张教授强调,“机器人‘还在路上’”。他认为机器人还有待更多的发展,而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结合,则成为了机器人发展的难点,在讲座中,他强调了在国内,机器人发展不能太多参考国外的发展策略,而是要走好自己的发展道路,即“中国特色机器人发展道路”。
此后,张教授具体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开发。从视觉、听觉等拟人化功能讲起,叙述了人工智能技术目前的发展现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其中,他列举了许多实例,详细探讨了其发展路线和方法。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模型解释了人工智能的原理和其背后的秘密。在演讲末,他给出了对于人工智能的一个个愿景和自己的思考,并从之前的理论落实到了实践上。
本次讲座让大家学到了很多,为同学们开拓了视野,是一次很有深度的讲座。
近代上海的历史进程
在本学期的第三次复旦导师计划微课程中,戴鞍钢教授就“近代上海的历史进程”这一主题进行了有关中国枢纽大港这一专题的讨论。
教授以“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这一句开启,以小标题“上海与海洋”进行阐述,外资之所以看重上海与上海的“海洋文化“密不可分,并由此讲到了洋泾浜英语的由来。第二个小标题则是“上海与长江”,长江是一条巨龙,而上海是龙头,这样的局面是近代才发生的,是由许多的城市架构在一起做支撑,相互依靠,相互协作才实现。最后讲到了“上海与运河”,上海那么多高楼有70%的建筑材料(泥沙)都是由江南水系中大大小小的运河运来的,外国人小轮船的大规模使用也让当时工业基础不行的中国有了仿制的可能,并最终替代了外国轮船。同学们都十分认真地听讲,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政治微课程之政府
2018年3月11日晚18:30,复旦导师制计划高二第二学期文科课程中的政治微课程第三讲如期在新工程楼二楼展开。
本节课熊易寒教授讲的是相对国家这个概念范围要小不少的政府。何处此言呢?一个本质区别便有公民可以合法地挑战政府,但是不能合法地挑战国家。然后熊教授通过我们大家都熟知同时又很感兴趣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为例,向我们证明了政府存在的必要性,也十分充分系统地表现了其中除了最基础的医学问题背后,还有知识宣传、通过合法化男同性恋行为、将有偿献血的政策改为无偿献血等手段方式将高危人群的统计控制变得更加容易。政府的手段便在此得到体现。下一板块知识性更强些。政府组织体系有很多种横向结构。分权制衡式结构以美国为代表,议会集权式结构以英国为代表,元首集权式结构以法国为代表,半议会制以德国为代表。政同时府组织体系还存在纵向结构,有单一制和联邦制。
熊教授给龙门学子系统地介绍了政府这一熟悉又陌生的概念,令龙门学子都受益匪浅,在讲座结束时给予热烈掌声。
沧海桑田: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3月11日,来自复旦大学的张晓虹教授在新工程楼214教室,继续为同学们带来地理的第三节课,第二讲:沧海桑田: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上海黄浦江的入海口违和被称作吴淞口?这是因为上海原先的母亲河是苏州河的前身吴淞江。张教授借此告诉同学们研究历史上气候变化的重要意义。此类研究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四种考古方法:种植物遗留物品种、物候方法(白居易“三月桃花始盛开”)、地方记载(明清专门描写地方性知识)、器测资料(1872年徐家汇天主教会中国第一个气象站)。考古方法考察气温主要运用动植物标示,降水则以孢粉树木年轮为主,物候从周初开始,采用肉眼观察的方法,地方志有上海的《云间志》等,器测则有清时出现的雨雪分寸。
随后,张教授为同学们具体介绍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气候,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温度是年均温度,而由于记载中常有极端温度记载,且材料详略有差别,所以难免有偏差。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时期:1、仰韶温暖期:公元前3000-1100年;2、寒暖交替期:公元前1100年-公元1400年;3、明清小冰期:公元1400-1900年;4、近代被动期:1900年至今。寒暖交替期又可分为8个时期,不同朝代的历史事件也与此有关,比如德国的女巫案。
通过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可以解释全球变化规律,也可以对于历史事件进行一定解释,张教授接下来将进行行政区的讲解,也是十分令人期待。
哲学微课程
3月11日,鲁绍臣教授为同学们进一步阐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首先,教授为同学们介绍了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思想与差异。苏格拉底强调对自我的认识,对人本身的回归,而孔子更重视人在社会中的位置。苏格拉底强调反思,通过反思而尽量获得自由;孔子则重视反省自己所做的事。以此,教授让我们更好了解了中西方文化在“个人”上的差异。对于平等的原则,西方人更加重视其抽象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东方文化会将相对平等放在人情世故中考量,此为又一个重要不同之处。
此后教授又结合一些轶事为我们介绍了西方重要的一些思想和学说:第欧根尼的犬儒主义、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随后,教授介绍了契约精神,这体现在西方父母与子女的相处模式中。中国“家庭本位”的思想常常是西方人站在“主体意识”角度去批判的。但中国人却常常站在“天地大我”上考虑问题,而抛弃小我的局限。
如何开启既不失中国文化传承又不是单纯模仿西方文化的时代?教授以这个问题结束了今天的课程,也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