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审美和视野的自新——记上中学子张晓卉在第十四届上海教育博览会上的发言

2018-08-24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一起分享我对传统文化阅读的体会和感受。

首先,古诗文阅读扩展了我的视野。我的小学以茶香诗韵为特色,配有诗词专编教材,还有30首古诗为一级的古诗考级活动,小学时背诵的大量古诗词为我后来的阅读打下了良好基础。到了高中,管家婆正版管家婆今天的不仅为学生营造理性、求知的风气,也非常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从高一开始,我们就有固定的诗词鉴赏评析作业,课内外一次次的古诗文练习中,给予我们拥抱诗词的底气。另外,我校特色发展课更对有文学兴趣的同学提供了深化学习的机会。老师们从文学开始,为我们讲述更多历史与文学知识。从先秦散文、魏晋风雅、唐人传奇、宋词鉴赏到明清散文,一条明晰的文学发展史铺陈在眼前。或采明珠、或拾翠羽,文学之海浩瀚璀璨,而我们沉醉其中,采撷智慧。我的同学中,不乏诗词积累深厚、文学素养极佳的同辈,在诗社、文集等各项活动中积极参与,以诗文谱写青春乐章。

另一方面,管家婆正版管家婆今天的生古诗文阅读大赛让我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更为深刻。全市学生人手一本的古诗文增刊,是我7个暑假朝夕相伴的密友。从读到背、再到细细鉴赏,要求逐层增高,而在这一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对于古代中国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先人留下无数智慧与遗憾,大赛正是要求学生以一种谦虚、平等的姿态与古人对话,学习他们的智慧,体会他们的遗憾。例如去年高三决赛,请评析王世贞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便让我思索先秦的外交以及王世贞所处的明朝的不同,独立评价秦赵外交的得与失。我觉得这正是我们接触传统文化的终极目标——站在更广阔的背景思考问题。这个角度而言,传统文化又不仅是古诗古文,也包括了古代的政治、军事、艺术与哲学,甚至是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是每个现代公民值得骄傲的历史任务。

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我逐渐感受到传统诗词中的审美意趣。这种古典美,溢满澹墨幽香,由一代代人书写,最终又内化到每个人的审美感知中。《楚辞》中《橘颂》开启了青年屈原上下求索的一生,那些略带青涩的字句是每一个凌云壮志,“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而魏晋诗篇中,宛若珠玑的清丽字句吟唱出古往今来、人皆有之的惆怅与悲惋,“揽之有余辉,照之不盈手”,“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唐诗宋词组成了中国文学的两座高峰。在最精简的字句中,尽情描绘壮美江山。比如杜甫的《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它融合了传统长江作品中缥缈寂寞的意味,又增加了杜甫诗作特有的现实沧桑之感。三峡星河,五更鼓角,卧龙跃马,人事音书,复杂的心绪与斑斓的色调共同组成了《阁夜》的意境之美。又比如,苏轼的黄州作品,对于作者本身而言,是生命体验的自新,而对于读者而言,追昔抚今,又何尝不是在为自然山水增添人的情思。大江东去,水月不变,江水无情,历史有韵。这便是传统诗词中的艺术美。

青少年接触古诗文,能够站在更高的起点思考与探索。还有比较实在的一点是,我们在回收的方面也需有意识的努力。记得高三时做一篇训练题,是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其中有一句是“密雨斜侵薜荔墙”,当时就有一种特别熟悉的感觉,后来想起来这是小学课本里的诗句。如果没有高三的偶然相逢,那曾经辛苦背诵的名篇可能就永远尘封。大部分人都愿意尝试记诵新的作品,然而真正内化理解需要翻来覆去的数次记忆。

在不断回环、进步的过程中,每一篇古诗文都将渐渐展现它们深沉而优美的韵味。以广阔平等的视野纵观古今智慧,以温柔深沉的审美情怀体会美好中国,青少年在古诗文的学习中能够收获更多,感悟自新。

管家婆正版管家婆今天的 张晓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