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上中-复旦导师制计划”系列报道七(2017.04.16)

2018-08-24

十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漫说鲁迅与上海

4月16日,来自复旦大学的郜元宝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有关鲁迅的讲座。

鲁迅究竟难不难懂?确实,鲁迅以文言为本味,文章不大众化,与瞿秋白所崇尚的大众文学不同。鲁迅也确实承认自己的文章是给当时中国中等文化水平以上的人读的。但是鲁迅的文章是可读的。他的作品难懂是因为时代与语言,克服后便会豁然开朗,能明白周先生所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反观现代文学,看似好懂,实则没有思想可读,反而是不好懂的。

鲁迅先生在上海长期居住了九年,算上路过上海的,大概有十年。除了上海外,鲁迅也在中国其他不少城市居住过,对于城市的情感也自然不同。首先是他的故乡绍兴。即便是故乡,也是不好的回忆多于依恋,颇有世态炎凉之感,从鲁迅写闰土的态度中便可知晓,那是一种矛盾的心理。接着便是杭州。鲁迅认为虽然杭州风景很美,但人不行,劝郁达夫不要回杭州。郁达夫拒绝了,也吃了苦头,可见鲁迅历人历事之多,看事之准。再到南京,这里是鲁迅写回忆较多的地方,学业、工作都在此进行。接着是北京。鲁迅在这儿呆了十四年,鲁迅博物馆也是在此建立。然后是短暂的厦门时光。鲁迅原本想进行由“狂热”作家向“冷静”学者的转变,可惜未能成功。最后一站是在广州。这里是鲁迅生命中的转折点,由一开始的肯定国民党、超然物外到见证两党合作破裂后的惨状,决定加入政党政治。其实鲁迅的居住地的改变不仅是居住环境的改变,也反映了他的心路历程。由此衍生出这样一句话:鲁迅在哪儿,批判的声音就从哪儿发出来!

那么鲁迅对于上海抱有怎样的情感呢?首先是不满。作为在北方住过长时间的人,鲁迅看不惯上海的“小人多”,嫌上海住得太贵,房子住得太闷,太多“怪人”漂泊在上海,鲁迅不习惯。于是发出“我们活在这样的地方,我们活在这样的时代”的感慨。当然也有肯定的一面,作为当时的远东第一大都市,新的文化中心,鲁迅在上海相对自由。他可以在近处观察社会,并在新兴媒体的帮助下更多地表达自己。据鲁迅先生的孩子海婴记述,鲁迅经常是早上看报打腹稿,下午会客,晚上写杂文到深夜,第二天由许先生去发表,杂文不过夜,似博客一般。同时,不同于在北京时的动荡,在上海经济独立,思想自由,且有稳定的家庭。于是鲁迅先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上海虽烦扰,但也别有生气。

究竟要如何读鲁迅?有人认为要去政治化,但郜教授认为反而要再政府化。鲁迅曾说:准新兴的无产阶级才有将来。在上海,鲁迅由北京的“思想界权威”之一摇身一变成为“左联”的精神领袖。由于当时国民党在政治与军事上大权在握,且有明显的“反清复明”的思想,是不赞同新文化的。而共产党便抓住了这个机会,在文化上取得了优势。因此毛主席在1942年这样赞美鲁迅:我们有两支军队,一支拿枪,由朱总司令领导,一队拿笔,由鲁总司令领导。所以说历史上真正的大艺术家,文学家,其实都是大政治家,因为其艺术或文学活动具有浓厚的政治内容。

鲁迅在上海有哪些贡献?28场公开演讲,20多种杂志的编写以及若干套丛书的编辑便能说明问题。由于鲁迅作品以杂文和翻译为主,而17本杂文中有12本写于上海,不少历史小说也同样在上海进行创作。鲁迅不仅是个文学家,也十分了解美术。他是新兴木刻运动的发起者,使中国现代木刻成为最先锋、同时也十分大众的一门美术学问。

最后总结鲁迅对于上海的感情,是爱多于恨的,有“野人怀土,小草恋山”之感。虽处上海,但在鲁迅心中的是中国:住在上海但不为上海所限。鲁迅形容自己为“住在中国的人类”,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他时刻思考着中国与人类的关系,希望用文学来消除全世界人们的隔膜。是的,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文:高一(9)班刘珈征 图:杨家伟)

苏轼的人生与诗

谈到宋代诗词文豪,提及唐宋八大家,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个蓄着小胡须的豪放形象——苏轼,一位诗坛传奇人物。2017 年 4 月 16 日晚 18:30 ,在工程楼 114 教室,复旦大学中文系朱刚教授为我们带来关于苏轼的主题讲座《何处不归鸿:苏轼的人生与诗》。

朱教授从苏轼晚年创作的《次韵法芝举旧诗一首》讲起,开始介绍苏轼的人生经历。苏轼20岁进士及第,开启了他起伏生涯的第一步。四年后制科三等,授凤翔府签判。后来几次升迁,又几次被贬,夹杂着乌台诗案等一系列事件,苏轼的官场生涯经历过大起大落,贯穿始终的却是他的豪情,以及他对于人生的、诗与禅的思考。

朱教授选取了苏轼诗词中的三个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意向来集中展现他的人生态度和对人世间相聚相离的思考——鸿、牛、月。《和子由绳池怀旧》中雪泥鸿爪反映的是苏轼对于充满偶然的缘的珍视。还有黄州的《卜算子 •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杭州的《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步入中年,苏轼在《送芝上人游庐山》中展现的“团团如磨牛,步步踏陈迹”,是一种人生重复论的想法。《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苏轼终于释怀,写下“九死南蛮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参透看似玄幻的缘,归到最本质朴素的认知。

最后的结尾诗正是讲座最开始提到的那首《次韵法芝举旧诗一首》。春来何处不归鸿,非复羸牛踏归踪。但愿老师真似月,谁家瓮里不相逢。这首集合了三个意向的诗,将苏轼生命最后的精神境界完美展现:开阔的胸怀和无拘束的思想。苏轼在经历人生大起大落后,终于寻找到了精神的平静与澄澈。(文:高二(3)班 徐云帆 图:杨家伟)

哲学系列微课程

当提起康德时,你脑海中冒出的是“哲学家”还是“纯粹理性批判”?4月16日,复旦大学谢晶老师为高二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这哲学课,引他们去细思“哲学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来学哲学?”。

老师首先提出了“知识”这个令一些同学稍有迷惑的概念。“1+1=2”,“牛顿第三定律”,“我饿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耶稣是上帝之子。”,“吃红枣可以补血。”——这些判断是真是假,又是否称得上知识?谢老师带领着同学们去挖掘这些简单例子背后的实质。从Kant的先天判断与经验判断引出逻辑科学与实证科学之异,再谈及Searle在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Society中所提出的“物理事实”与“机制性事实”。

同学们在课堂中无处不质疑,无处不思索,而老师的寥寥几笔便可使同学们一次又一次陷入沉思,在哲学之宫殿尽情享受。哲学——爱智慧,而智慧则是知识与行动,实然与应然的统一。学习哲学的真正态度应是不再将对他人的喜好与对其理论的尊重混为一谈,应是在拥有质疑精神的同时不陷入相对主义。(文:高二(9)班 尹文怡 图:杨家伟)

化学微课程

4月16日星期日,于管家婆正版管家婆今天的工程楼111教室,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复旦大学孙兴文教授为我们带来化学微课程。

本节课,孙教授围绕“天然合成与人工制造”展开。首先,孙教授从中药引入,中药是纯天然的,但纯天然的就一定好吗?中药的发展现在面临着困境——有效成分不明、组方不明、不良反应不明。那么化学能为中医药学做些什么呢?化学可以研究中药资源化学、中药工艺化学、中药药物化学。接下来,孙教授介绍了几种植物药的开发研究代表,如青蒿素、喜树碱、紫杉醇等。孙教授说:“我今天不是在跟你们讲化学,而是讲思路”,化学在医药方面的前景很大,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一片天空,“对一个化学家来说,最开心的是干活,最痛苦的是不知道怎么看”。最后孙教授总结了本次讲座的目的,目的在于教会我们科学地认清事物的本质,而不是在乎它的标签是“天然”还是“人工合成”。

六次课的化学微课程到此就要告一段落了,很感谢孙教授在这六节课中为我们讲授的知识,更感谢孙教授教我们用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给我们很多思考和感触!(文:高二(10)班魏名湖 图:杨家伟)

历史地理系列微课程

4月16日,我校有幸请到了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张晓虹教授,为同学们作了复旦计划历史地理系列微课程第一次讲座《中国疆域形成的历史地理基础与政治中心的转移》。

张教授先简要介绍了中国历史地理学作为课程导入,让同学们对这一门学科的研究内容、方法及其发展历程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本次微课程内容由黑河腾冲线的历史内涵、华夏文明的形成、现代中国疆域的奠定以及政治中心的空间转移等四个版块构成。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对黑河-腾冲线这一人口地理分界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巩固了课内知识;了解了华夏文明的形成过程,同学们对于多元文化融合、文明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张教授关于现代中国疆域的奠定6个阶段与六大古都的嬗递的精彩讲解,让同学们将中国历史发展同地理上的变迁相联系。“中国历史就像一幕剧,而地理背景是它的舞台”,同学们在本学期第一次历史地理方向的复旦微课上,对于中国历史地理学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接下来的课程中,张教授将从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等多个中国历史地理学分支切入,让同学们领略历史地理学的魅力。(文:高二10班 章力凡 图:杨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