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启蒙:十八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
5月7日晚上,我们有幸迎接到了复旦大学的李宏图教授来我校作讲座。
讲座主题是:“另一种启蒙: 十八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亚当•斯密和詹姆斯•瓦特都与其有密切的联系。其特征为在苏格兰广泛传播哲学思想并鼓励思考的趋势。他们批评法国启蒙思想高扬理性的做法,而强调习俗和传统在社会演变中的作用。其基础为市场、法律和道德,与法国提出的自由、平等理念为基础有很大不同。
教授首先将法国与苏格兰的启蒙运动作了比较。法国的启蒙运动诞生在贵族的沙龙里,而苏格兰的启蒙运动却产生在大学里。这也造成了知识样式的根本不同。而巴黎索邦大学与苏格兰地区建立起的联系,也促成了这一点的产生。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大学甚至比肩、超过了英格兰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随后教授为我们详述了启蒙运动的思想。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对于人的自然状态的追寻,是“天赋人权”提出的缘由。自然权利在实现的过程中不免艰难:丛林法则,弱肉强食,霍布斯将其比喻为“狼一样的状态”。这时就需要理性,于是引入政府,保证每人权利的实现,即社会状态。权利的天赋与实现,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自然性的权利人人平等,但社会性的权利在不同的环境下是会改变的。
苏格兰的理论出发于社会维度。教授向我们介绍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他宣布他们进入了一个“劳动分工的阶段”。由此形成了一个商业社会。作为”经济学中的牛顿”,他的理论不啻于一个革命性的转折。现今的一切国家,都无法摆脱他的“市场交换”的概念。文革中所谓的“投机倒把”,在现今看来简直是寻常不过的事情。高密度的市场交换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亚当•斯密的时代,他提出的市场交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交换就是社会经济学,就是社会的全部。”同时,他认为,利己是市场交换的起点,也是市场交换的终点。而市场交换,是利己与利人的结合。曼德维尔说:“私之恶,公之益。”( 《蜜蜂的预言》 )这也使17、18世纪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或者说,重建。不再基于特权和等级,而是平等与自由的交换;社会地位的获得与认可,也不再基于门第和出身,而是在商业社会中获得财富的多寡。。对财富的获得是基于信用与法律制度的完备,而非特权或社会权利的保护。
感谢李老师的讲座,以史为鉴,我们为先人的智慧而惊叹,感恩当下,着眼未来,向着目标不断前行。(高二(9)班 陈拓)
庐山真面目——苏轼的禅悟
2017 年 5 月 7 日晚 18:30 ,在工程楼 114 教室,复旦大学中文系朱刚教授延续上次的话题,为我们带来关于苏轼禅思想的主题讲座《庐山真面目——苏轼的禅悟》。
朱教授从苏轼创作的《题西林寺壁》开始分析,指出宋代禅宗思想的特点是哲学的淡化与更加偏向宗教的本质。从黄州贬官到汝州赋闲,苏轼访苏辙、登庐山、游温泉、创作了《石钟山记》。拜访苏洵的旧游、佛印的邀请,加上陈舜俞的《庐山记》作为导游手册,这位陶渊明的后身在游庐山的过程中留下了不少诗作,展现了部分禅的思想。
朱教授在此处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宋代的五个禅思想门派,正如“一花开五叶”——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朱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各自门派的流传和消亡与兴衰过程,最终引出了禅文化对于“真面目”的解释:真谛;“本来面目”:本性。苏轼诗中“他年是故人”:时间;“身在此山中”:空间。我们已经在此处感受到了微微禅意。
而在《赠东林总长老》——“溪声便是广长舌 山色岂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 他日如何举似人”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的禅思想中对于“无情”的看法:真理、最高普遍性,道在一切之中。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世间无情正在诉说着佛与禅的真谛,自然的无尽藏,是所有人所共食的。这就是苏轼的诗赋留给后人的禅意。(高二(3)班 徐云帆)
哲学系列讲座
2017年5月7日,复旦导师制计划微型课程哲学课第三课时在工程楼如期进行,这节课大家继续了上次的话题——自由。
在了解了大家对上节课知识的吸收情况后,教授开始了今天的微课程。教授强调,在学习哲学时要有“问题意识”,因此今天的课程是由一个个问题构成的:人是否应生而自由;人为什么生而自由;在怎样的文化模式下,人会追求自由……这些深入浅出的问题使同学们迅速融入了课堂。
教授与大家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在讨论中,大家明白了哲学上的自由是指人们在认识了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支配自己和改造世界;人应该自由,因为人本身是自己的目的,而非其他东西的手段;在个体主义和城邦模式(民主、共和)的社会下,人更愿意追求自由。
经过这节复旦导师制计划的微型课,大家对自由有了更深的认识,收获颇丰。感谢教授为大家准备了一次精彩的讲座。(文:高二(9)班 姚远)
历史地理系列讲座
这是第三节历史地理课,正是生物地理考完后的晚上,颇为放松。
前几节课讲了中国历史以来气候的变化(仰韶温暖期等等),扩充了部分知识面。
今天老师用一个故事开了头:秦始皇召开御前会议,提出了两个提议:易帝号(秦始皇),定制度。
从中引出了今天的主题:体国经野——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历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为我们展开了一副历史的变迁图。
这个故事中决定了郡县制的制度,是后来两千余年(至清)的基础,标志了中央集权制度的成立(前221至1912)。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会议。
在体国经野中,人们逐渐从血缘关系演变为了地缘关系,籍贯成为了一个人衡量自己与他人的标准。
这种地缘关系一直延续到了现在,人们一见面,熟悉一些后,往往就会问:“你是哪里人?”而且一些城市也想从它现在所处的省中脱离,转移到更接近于其地域文化的省份。
秦始皇的郡县制影响深远,就仿佛一张幕布缓缓拉开,开始了数千年的历史剧。(高二(8)陆瑜亮)
政治系列讲座
在生活中的政治现象以及国家的起源的两次微课程之后,复旦大学的熊易寒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主题为“民主”的讲座。
熊教授从民主的涵义讲起。就实质上的定义而言,民主就是“人民主权”,用我们常说的话而言就是“人民当家做主”,而林肯著名的论断:民治民有民享也是一个极好的注脚。然而,实际上的定义总是难以衡量,这时,就引出了熊彼得所提出的“最低限度” 标准或“程序性定义”:民主就是一个由民众在定期的、有程序的和有规则的竞争性选举中选择国家执政者的政治体制。然而,这一标准也有着过于精确的缺点,如在并不是全民拥有投票权的国家里,难道民主就不存在吗?于是,又引出了其他几种折衷的、综合的民主观点。在这一部分,我们对于民主是什么、不是什么有了初步的认识。
接下来熊教授为我们介绍了民主的起源和演化。
民主起源于古代雅典。相比于如今的间接民主体制,古代希腊的直接民主有着诸多缺点,如柏拉图等思想家指出的没有分工、专业化,无视人在智力和德行的差异等。在之后的罗马共和国以及三权分立的政治实践中,多政体结合以及间接民主的理念得以提出,然而,在当今的社会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熊教授指出,选举是具有可操纵性的,如划分不同的选区、利用搅局者效应都可以使相同的选票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与此同时,婚姻、剧场政治的盛行也使外貌而非被选举者的政治才能更受重视。而政治募捐也是民主极易受到金钱的操纵。但民主并非一无是处,它具有强大的纠错功能,并使政治权利受到了制约。在反思过往对民主一边倒的赞美之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民主的优越性。
三节课的政治微课程就到此告一段落了,非常感谢熊教授为我们讲授的政治学基本知识,更感谢熊教授教导我们用政治学的思想来看待这个社会,让我们向成为有思辨性的政治公民又迈进了一步!(高二(9)班 蒋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