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领域讲座
5月14日,复旦大学物理系的张远波教授为我们带来了有关纳米领域的讲座。
首先,教授以Richard P.Feynman的名言作为开场白,向我们介绍了对于微观世界的研究的开端。人体中的微观世界的奥秘,由30亿对碱基对的庞大数量掩盖。人类已经揭开了一些关于转录和翻译的规则。
随后教授向我们介绍了硬盘和软盘——两种信息储存的工具。在软盘中,用铁磁的介质镀在表面,通过磁场的激化,读出电流的方向,用来储存“0”和“1”。但这样的方法难免有体积大、容量小之弊端。硬盘的结构则更加优化。而现在的固态银盘可以在20*20mm2中储存1个bit。而信息储存的极限,自然是原子尺度了。而在这个尺度下,光波因波长太大是无法用它来读取的。于是扫描隧道显微镜应运而生。IBM运用这个机器做了原子级别的影片,而Feynman的设想也终于在今日实现:人们用原子储存了1KB的信息。
这个技术因其写入速度过慢,目前尚未投入实用。接下来的讲座中,教授为我们介绍了信息处理。第一台计算机ENIAC由晶体管组成,接下来是三极管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明——这为现代计算机奠定了基础。而要提升芯片速度,缩小它的体积即可。根据摩尔定律,每18个月芯片的速度会提升一倍,也即它的密度会提神一倍。深蓝、智能手机、“太湖之光——神威”等等,计算机的发展速度是爆炸式的。然而教授却说,我们已经逼近边界了。散热和Short Channel Effects限制了它的继续缩小,但FinFET的发明又成为了一个突破口。针对如何利用波长几百纳米的光做出10nm以下的FinFET,同学们也做出了许多猜想。教授对于人们寻找新的晶体管材料的尝试是肯定的,尽管其中许多尝试是失败的,如石墨烯,人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它并不能用作材料。但是不经过尝试,我们将永远也无法了解到科学所能达到的极限。
最后,教授以一段Feynman的话作了结语:“我们是人类种的开端。不得不努力解决一些问题并不是不合理的。但将来还有数以万计的年月要度过,我们的责任就是做我们所能做的,学习我们所能够学习的,优化每个解决的方法,并将它们传承下去。”(高一(9)班 杨宇新)
但愿人长久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017 年 5 月 14 日晚 18:30 ,在工程楼 114 教室,复旦大学中文系朱刚教授延续上次的话题,为我们带来关于苏轼人生观与为人准则的主题讲座《但愿人长久——苏轼的处世态度》。
朱教授从《潮州韩文公庙碑》中分析了苏轼思想中关于“天与人”的关系与差异。“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人比天更难预测、更难对付。因此,苏轼一辈子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同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将生活的挫折和人际交往不顺、政见的不同转变为前进的奠基和真挚的友谊。
苏轼同他的许多“同年兄弟”都有过一段友谊关系撕裂的过程——他们原本情感深厚,却因为变法的缘故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迎来了不同的人生境遇。朱教授为我们一一介绍了苏轼的许多“敌人”:程之才、胡宿、王安石、沈括、李定、蔡确、司马光、刘安世、刘挚、程颐、朱光庭、章惇、吕惠卿、蔡卞、林希……他们之中有政见不同而试图加害于苏轼的朝中重要人物、有羡慕嫉妒苏轼才华的刚愎自用之士、也有无意中伤害到苏轼仕途的。但苏轼的过人之处在于他能够很好地处理这样的不幸事件,将敌人化作朋友、甚至是他的“粉丝”。他的豁达大度的生活态度让身边的人赞许他的才华。
在脍炙人口的送给苏辙的《水调歌头》中,苏轼写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被赞为李白后的又一“谪仙”,但他不愿回到天上,而是选择在人间享受生活的看似不幸的乐趣。“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苏轼深知人生的意义,也知道人生不尽如意。这就是苏轼的高妙之处:饱经沧桑,却依旧用满腔热情拥抱生活。这也是苏轼几百年来令无数人着迷和钦佩之处。(高二(3)班 徐云帆)
哲学系列课程
2017年5月14日晚,同学们参加了一次另类的哲学课程。原来教授讲同学们听并时而发表自己的见解,而这次课程,教授将一份资料发给同学们并让同学们进行阅读。
这节课上,教授便向学生们初步教授了卢梭《社会契约论》之中的一些片段。在先听取了学生们的理解与问题之后,教授向学生们传授了如何准确地阅读并理解哲学文献的基础方法。通过一句一句地准确翻译,可以对于卢梭的思想有个初步的了解。在《社会契约论》的第一卷第八章中,卢梭提出了在社会状态下人们受到的限制以及与自然状态下人们行为的差距。人们的直觉本能被正义感所取代,责任感取代了生理冲动。对于正确的判断取代了人们的欲望,人们在社会状态上第一次真正地学会了像一个人一样思考。通过教授的指导,同学们初步理解了第八章的主要内容并将在下节课中继续学习这章的内容。(文:高二(9)班 张逸文)
经济系列课程
5月14日星期日于管家婆正版管家婆今天的工程楼111教室,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复旦大学陈硕副教授为我们带来经济微课程。
陈教授的课程主题是《中国经济转型:传统、现状与未来》。本节课,他首先提出中国的三个特点/制度约束——地大、人多、国家力量很强,并以次为切入点,用经济学的分析方式剖析了中国的历史变迁。比如,中国的地缘政治,东部广阔的海域,西南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西部帕米尔高原、天山,中部秦岭,可谓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唯独北京附近燕山一带有缺口——这个缺口驱动了中国两千年来所有的政权更迭。陈教授分享了他花两年年时间制作的关于中国战争统计图、发生经纬度和时代关系图,并且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逐一分析了形成这样格局的因素。陈教授还提到了关于中国古代定都问题,战线定在北方,都城定在北方不安定,定在南方则注定要面临“北方交给谁”的问题,也就是委托-代理问题——忠诚的人往往不一定有能力,有能力的人又往往想法很多不够忠诚——两难的抉择,考验的就是君主的智慧了。经济学本身讨论的也是选择的问题,权衡取舍之间蕴藏着大大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