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复旦-上中导师制计划”系列报道(2024.10.27)

2024-10-29

“上中-复旦导师制计划”系列讲座之“复旦大学的‘芯’征程”

2024年10月27日晚,复旦大学微电子系统学院及集成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曾晓洋老师就“复旦大学的‘芯’征程”向同学们作了介绍。


(曾晓洋老师就“复旦大学的‘芯’征程”主题作报告


首先,曾老师向同学们简短介绍了集成电路的历史发展,并提出集成电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国之重器”,代表世界微细制造的最高水平,是战略竞争最高点。然后,曾老师就复旦大学“芯历史”介绍了复旦大学在集成电路发展中的数个“第一”与卓越贡献。接着,曾老师又在复旦大学“芯发展”部分中说明了复旦大学在集成电路方面的项目与成就。最后,曾老师以复旦大学的“芯培养”介绍了复旦大学在集成电路方面的课程设置,附上芯片发展长期受制于人的现状作结束语。


(曾晓洋老师向同学们介绍集成电路的历史发展


从本次讲座中,同学们了解了复旦大学在集成电路方面的辉煌历史与卓越成就,也从中汲取了爱国主义精神,感受到复旦大学在集成电路方面的积极进取与不懈奋斗,收获精神的养分。


(学生认真听讲)



(文:高一4班茅珈葳/图:实习生张思扬/编辑:胡晨、实习生张思扬)




“上中-复旦导师制计划”历史微课程之“三国史”

2024年10月27日晚,复旦大学历史系的仇鹿鸣副教授为同学们带来关于三国史的讲座。

此次仇教授从孙氏家族开始讲起,孙氏家族地位并不高,相较于刘备和曹操的出身,孙家出身要比其低一级,同时严格上来说,孙权并非和刘备与曹操同辈,而是要比其低一辈。虽然孙坚的出身位于中下层,但是同刘备一样的是,孙坚在早年聚集了一批人马,有许多豪侠之士追随。起初,孙坚表现出的是忠于汉室的形象,无论是平黄巾,还是讨董卓,孙坚都是积极地带领自己的人马参与,在零、桂二地叛乱时,他更是违背职守,越境寻讨,展现出他敢于冒险的性格。随后,孙坚因不和杀死二名汉高官,并依附于袁术。孙家与袁家从此交往密切且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关系。但袁术逐渐控制了孙坚的军队,孙坚早死后,孙策过了两年才要回了部分军队,且袁术始终未能给予孙策应有的太守之职。孙策此后带领有限的军队从江淮打到江东,所向披靡,虽然一开始不被江东人喜爱,但他凭借严明的军纪转变了当地人的态度。此后,孙策趁袁术称帝叛乱与其决裂。孙策意外早死,把权力交给了弟弟孙权。孙权喜用人才,有很强的管理能力。从此,孙家通过孙权的治理在江东站稳了脚跟。


仇鹿鸣副教授解读三国史


(文:高二8班杨木易/图:实习生张思扬/编辑:胡晨、实习生张思扬)





“上中-复旦导师制计划”中文微课程之“孔子之外——老庄、墨家与《老子》《庄子》《墨子》

10月27日的课程开展形式很不一样,由于教授的身体缘故,采用了网课连线的形式,虽然身处两地,但是同学们听课仍像以往一样认真。

课程一开始,教授布置了寻找收集课文中经典的注释并比较整理的作业,希望藉此培养同学们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然后,教授正式开始了第四讲:孔子之外——老庄、墨家与《老子》《庄子》《墨子》。首先,教授先明确了“诸子百家”中“家”的概念:类似于现代的“学派”。汉代的图书分类中“诸子略”分了“九流十家”,其中较有组织的两家是儒家和墨家。其余家是由后人根据思想一致性编排的。

接着,教授开始每家分别讲解。《老子》一书充满了疑团:包括其成书时间与老子其人。教授介绍了“成书不等于思想”的观念:由此来看,仍有一个问题:老子的思想似乎在对孔子提倡的礼等进行批判。《老子》中最重要的概念“道”与儒家观念中的很不一样,老子的“道”指万物的最高最终根据与本源,最高、最基本、最终极的范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中只有“道”是自己的主宰。“自然”是如其本然的意思。自然是一种状态,当人们一旦考虑人的行为是否自然,自指就会产生谆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补有余。

最后,教授得出结论:老子与孔子年代先后无法确定,但是老子思想在逻辑上前于孔子。本节课充满了精彩的思辨,同学们受益良多。


(陈特教授讲解诸子百家



(文:高二12班张语涵/图:实习生张思扬/编辑:胡晨、实习生张思扬)




“上中-复旦导师制计划”哲学微课程之——“古代中世纪语境中的幸福论”

10月27日18:30,贺腾教授在工程楼二楼为同学们带来《古代中世纪语境中的幸福论》第五期哲学微课。本期微课接续上一期“古代时期的幸福生活论战”中所提到的幸福与情绪稳定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对“幸福生活与情感”这一主题展开讲解。

贺教授先讲述了情绪与欲望、理性的关系。情绪产生于欲望,当人们陷于其中,就会被喜怒哀乐支配,因而人们应泰然自若,用理性“说服”欲望。接着,贺教授分析了在斯多亚学派与亚里士多德漫步学派中对情感与理性关系的不同认识。斯多亚学派认为理性主导参与情感的产生,对于理性不够强大的愚人而言,他们无法做出基于价值追问,即德性,的理性判断,因而受控于喜怒哀乐。对于智者而言,他们处于“不动情”的状态,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应对,而亚里士多德漫步学派认为情感的产生不必然有理性参与,但其中也必然有理性被压制。

课堂临近尾声,贺腾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与生动的例子却愈发吸引着同学们探索哲学的奥秘。

期待贺教授的下一次课程!


(贺腾教授讲述情绪与欲望、理性的关系



(文:高二4班柏乐蓉/图:实习生张思扬/编辑:胡晨、实习生张思扬)




上中-复旦导师制计划”经济微课程之——“经济学原理”

钱浩祺教授总结了上一次所学内容,即商品价格中有相当一部分为所征的税,对于外部性这一点在其中有重大影响,例如通过汽油税增加来的鼓励少驾车,以减缓堵车、车祸。

钱教授指出,实际情况中由于各种利益、政治因素,分析时还要多方考虑。对于生活中高铁座位能放倒多少的例子,其实和挑水权交给河上游还是下游的工厂有相似之处。科斯定理表述为,不管选择权给谁,都会最终达到一个最优分配结果。谁被赋予最初产权不重要(谁决定能否放到),只要产权成本不高,人们就会交易,直到最终被出价最高者买走——后排乘客(付费)商量,或前排付费,通过协商达成交易。当然,实际中,引入财务似乎不妥,人们通常不是凭良心行事,通过私人协商达到最优资源分配。

有时生活中,公共品提供者在提供公共品时,不同消费者的价值认可,则应当纵向相加,而私人物品才是横向加。由于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大家都可消费,所以在供求——成本曲线上为纵向相加,再考虑边际效应,可以合理定价。公共品消费中也存在“搭便车”现象,即表达对公共品价值很低,往低了报支付意愿。即市场需求曲线下移。所以私人的活动由于外部性必定会提供外部收益,使自己亏损。所以合理结果为当地政府来赞助,同时政府征税来雇佣相关人员,这就弥补了私人的局限性。

钱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无比的经济学讲堂,通过诸多案例阐明了经济学原理,使同学们对经济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钱浩祺副教授阐述经济学原理)



(文:高二7班郑子敖/图:实习生张思扬/编辑:胡晨、实习生张思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