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婆正版管家婆今天的

“复旦-上中导师制计划”学生赴复旦大学开展科研实践项目(2023.12.8)

2023-12-11

如何培养拔尖人才的科创能力,如何帮助资优生聚焦志趣?金院士项目会议室后的两幅画大概是最好的诠释:将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的积累和西方科学家的成果变成巨人的肩膀。在谈到同学们在这个项目中收获时,金院士希望同学们能够看一看年轻的教授们是如何工作的,并且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这个团队中,不仅仅能够提升眼界,也能够在团队中不断地尝试,深度的挖掘自己的潜能,通过具体的项目,来拓宽自己的视野。谈到同学们如何在高精尖的实验室有自己的收获时,王淇瞻分享了这样一个令他印象深刻的中学生课题:一个高中生利用自己在实验室学习的内容,将一幅雷达红外图像转为可见光波段,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举一反三的例子。而同学们也需要在和导师、师兄师姐互动时,记录自己的“啊哈”时刻,在老师们的帮助下能够深度耕耘出自己的成果。关于此次活动,同学们还有什么收获呢,我们看看他们的记录。

刘宜楷:今天是第二次来到复旦大学,通过导师做的报告,我也对两个月前与导师的交流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我们还第一次还见到了金院士,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爷爷,原本心中对于金院士的崇敬更添了一分。在后续与导师交流的过程中,他又请来了上次的姐姐为我讲解她现在所做的内容,导师还开玩笑似的跟我说要给这位姐姐提提画图表的建议,说她审美不太行。经过这么一番打趣似的交流,我与导师和大四姐姐的关系便更加的亲近了,仿佛是我的知心朋友一般,回程路上仍有些意犹未尽。期待下次与导师的会面!

欧明诚:2023年12月8日下午,随同老师和同学,我来到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参加了这学期复导的第二次活动。这次因熟悉而更感亲切,同样收获满满。

来到复旦大学信息学院,我们先听了一个关于灾害预测的讲座,我对讲座中提到的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的特点和功效很感兴趣,并与老师探讨了雷达极化等我不太理解的知识。之后就是各位同学和导师的个别指导环节,我与两位研究生学长学姐进行了交流。他们非常热情,不仅在电脑上展示了一些中英文文献查找的专业数据库,还手把手地教了我们如何利用ChatGPT和其他一些专业工具来分析整合论文,这些都是对课题研究非常有用的工具。学姐还给我们介绍了她正在进行的关于月球能量储存与利用的课题,让我体会到计算机和地理等多学科交叉的价值。学长还了解了下我现在刚开始的关于生态建筑的微课题,给了我一些可以自行学习编程等建议。时间过得很快,当其他同学都已结束今天的行程时,我还觉得意犹未尽,额外多聊了一段时间。虽然还只是科研小白,但这次的复导交流,让我对卫星遥感技术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应该如何做科研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我会在老师的指导下,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科研领域,并期待下一次的学习与交流。

魏高远:金院士向我们寄予了在项目中学习探索,体验科研的期望。接着我们聆听了教授的讲座,他介绍了前沿的SAR技术探测地质灾害的原理、应用和展望。

与教授和研究生1对1的交流环节中,我进一步学习了程序设计和机器学习相关的内容,在讨论中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点子。在学习之余能进行这样的交流对我来说收益颇丰。

李斯杰:十分有幸能作为金院士项目的一员来到复旦大学电磁波学院进行参观与学习。这半天的时间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胡老师用生动有趣的讲座带我们了解了雷达技术在灾害预警方面的应用。与导师一对一的交流时间则让我们更加清楚雷达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其基本的技术原理,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内能为课题开展所做的准备,导师也十分关心我的平时生活,他的耐心与善良再一次刷新了我对大学教授的印象,期待下一次的复旦之行。

黄钰涵:今天是高一高二同学本学期第二次前往复旦大学进行金院士项目的交流和学习。在一开始的科普讲座中,胡凤鸣老师为我们讲解了通过电磁波相位差探测地形变化、预测未来灾害的基础原理和应用实例,并介绍了通过科学家的不断努力钻研,使雷达图像分辨率不断提升的过程。在接下来和谭老师的单独交流中,老师为我目前正在实施的课题提供了建议,并指出了未来继续实际操作、完善代码的方向。谭老师告诉我,做课题的过程中,想法和逻辑是最重要的,实现过程反而是其次。只有把一个问题真正想清楚,才能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未来我会根据老师的指导把我设计的代码进行实际调试,并进行精确度上的提升和进一步研究。

徐诚浩:12月8日下午,我随队前往复旦大学,开展本学期第二次复导计划金院士项目交流活动。

首先由胡教授向我们介绍遥感防灾的相关知识。考虑到我们作为高中生的理论水平相对有限,胡教授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解释了相关原理,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对遥感技术贴近我们生活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外胡老师还仔细地解答了我的疑问,让我感到十分亲切。

接下来,王教授与两位学长同我在办公室展开了交流。与之前几次交流不同的是,除了交流我复导计划的课题之外,王教授也十分关心我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当谈及我在校内开展的科创课题已经获得一定奖项时,王教授主动提出,寒假期间的实验室可以向我开放,甚至可以安排学长为我答疑解惑,助力我向更高的奖项发起冲击。

我十分感谢王教授与学长们对我的全方位关心。我定将继续努力,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尽早制作出一定的创新成果,作为这一段学习旅途的总结。

姚智旸:在上一次复导计划的活动中,我通过讲座“慧眼识灾——千里之外的毫厘感知”了解了通过电磁波遥感监测地质灾害以及形变的应用以及大致原理。地质灾害监测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而传统的大地测量技术无法满足地质灾害监测的要求。新型空间大地测量技术(InSAR)相对而言有着高精度、高密度、大尺度、非接触的优点。它利用相位差测量距离的微小变化,并依据轨道误差和大气相位对测量结果做出调整,以得到更符合实际的结果。在与导师的交流中,我更进一步地了解了高分遥感的知识,并对课题的细节进行了落实,为日后进展做好了准备。

刘新东:今天,我们又一次来到了复旦大学。两位研究生学长学姐带领我进行复导活动。蔡学姐首先向我介绍了她所研究的课题:研究电离层在全球的分布,她向我介绍了前置知识,包括如何衡量电离层密度,如何训练模型,以及如何衡量模型效果,并希望我能帮助她完成善后工作,即画图验证。而王学长则与我分析了如何将卫星定位代码移植到手机上的大致框架,明确了我接下来的方向。

王淇瞻:周五,我再一次乘车前往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参加复旦导师计划金院士项目。金院士欢迎了高一参与计划的新同学,与我们合影,随后我们听了关于使用星载SAR探测地质灾害的报告。我与两位研究生交流的过程中,表达了对于将来报考计算机系的意愿,他们教我如何使用ChatGPT查找资料、阅读论文、获得想法。我了解到柳博士正在参加嫦娥七号项目的研究:探测月球极地的永久阴影区,并为月球车寻找合适的降落地点。此外,我国还有建立月球基地的计划。我分享了自己在进行校内课题研究中了解到的一个优秀高中生课题,该课题同样是与计算机和遥感相关。老师们表示可以为我们在校内的课题提供帮助和指导,我为此十分感谢。在此次活动后,我将继续参与柳博士的研究工作,同时对校内课题进行改进。




B8D93

(金亚秋院士寄语)


(金亚秋院士与科研实践项目参与学生交流并合影)


(胡凤鸣研究员为同学们介绍通过电磁波相位差探测地形变化、预测未来灾害的基础原理和应用实例)



(学生们与导师交流课题研究方向)



(文:科研实践项目参与学生/图:许建丽/编辑:胡晨、实习生史晨越)